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
  • 2286阅读
  • 5回复

[文学评论]繁荣明光地方文化需要强化组织 (贡发芹)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yalu
 
发帖
4365
银子
8839
威望
5841
贡献值
5410
好评
7965
光洋
0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  发表于: 2012-03-24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繁荣明光地方文化需要强化组织 fJ"#c<n  
          
2w>l nJ-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贡发芹 V. sIiE  
3fC|}<Wzt  
4Y>v+N^  
     明光市一个移民小城,建国初只有一万多人,现在已发展到近20万人口,随着人口不断增加,明光地方文化也随之不断发展,经历了由个体、自发向群众化、组织化迈进几个阶段: mQ#E{{:H+  
     1949年至1978年,这30年明光几乎没有纸质文化作品流传下来,那个时代文化生活主要是放电影、唱大书、文艺演出,每个公社、大队都有文艺宣传队、路宣队,演出内容多为京剧样板戏、泗州戏、梆子戏及快板书、相生、小品、红色歌曲等,以宣传政治运动,宣传革命形势、宣传阶级斗争为主,多在冬天农闲时间或兴修水利工地。我记得,小时候乡间文艺生活枯燥,为看一场电影要跑十几里路,往往因消息不准确,经常扑空,回来就自我解嘲说,昨晚我们看了“战斗英雄白跑路”。这一时期,许多文化爱好者,基本上属个体自发行为,对后来没有产生什么影响。 4 qdLH^dX  
     1978年至2002年,这25年明光地方文化有些发展,除苏中联在1995年就出版了明光第一本诗集《赠岸》外,几乎没有公开出版物,不仅如此,内部出版物也很少;有部分人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作品,但很少。足见这个阶段明光文化在滁州8个县市区中原来是比较落后的。但这个阶段由于电视走进城乡千家万户,大众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普及,而明光地方文化几乎被忽视。所以,我曾在在《明光文化三十年》(曾发表在2008年4月25日《江淮时报》上,亦见《明史文史》第八辑第146页)一文中说过:“多年来,明光文化界特别是明光文学界简直就是一片荒原,没有参天的大树,没有靓丽的风景,整个20世纪90年代,只有李龙先生等人自费创办的内部刊物《高地文学报》成为明光广大文学爱好者唯一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。”我估计,这是有史以来文化界对李龙创办的《高地文学报》的最高的公开文字评价。大家也许还记得《高地文学报》持续近10年时间,好像断断续续总共只办了13期,文学内容大致相当于目前明光作协创办的《明光文学》3期左右容量。为什么一些人有时还会提起《高地文学报》呢,物以稀为贵呀!事实上,很多人想做到,能做到,但没有做到,而李龙做到了。这说明,无论做什么事情,特别是从事文化事业,只要执着一念,坚持不懈,总有回报! 1]eh0H  
     2002年至2007年,形势大为改观,明光地方文化发展开始起步,在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带动下,有了长足的发展,文学创作、文化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绩,陆续出现了一些公开出版物,武佩河先生相继出版了《明光民间故事》、《汪雨相传》、《抗日战争中的汪道涵》等书,明光政协相继出版了《明光历史文化集存》、《吴棠史料》等书,政协委员范循青出版了诗集《风与火的情谊》等,这些都是比较有影响的公开出版物。《汪雨相传》获得省政府三等奖。这两标志明光地方文化已走出明光,走出滁州,走进安徽,即将走出安徽,走向中国,走向海外。但别的县市区上个世纪80年代起陆续有了省作协会员、中国作协会员;但2002年之前,我市只有2个省作协会员:张国华、汪海波,前者早已离开明光,后者1996年间已离开人世,很少有人记得他们。另外,许多明光人熟悉的还有两个明光籍省作协会员武佩河、李国彬,2003年以后加入的,前者住在滁州,后者已来开明光多年,现居合肥。 \Kh@P*7  
     2007年至2012年,明光地方文化开始走向繁荣,据不完全统计,我市目前文艺队伍中,国家一级协会会员仅为5人(3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1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1名电视艺术协会会员),二级协会会员22人(有中国散文学学会、中国青年书法协会、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、中华诗词学会、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、中国人像摄影协会会员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等);省级会员65人(包括9名省作协会员、29名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及多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、摄影家协会会员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、历史学会会员、影视评论家协会会员、交谊舞协会会员等);滁州市级会员68人;明光文联2010年牵头成立了6个专门协会,有378名会员。但与外地相比,依旧是相对较少的,如太湖县就有30多个省作协会员,160多个安庆市作协会员,作协下面还有散文协会、诗歌协会等。明光文学艺术界队伍逐步发展壮大,已初具规模,不断有成果出现,这5年来又有近20本出版物,充分展示了明光地方文化实力。 E]x)Qr2Ju  
    市文明委、市委宣传部已成功举办12届明光之夏纳凉晚会,市文联已连续6次举办新春诗歌朗诵会和各式各样书画展及其他一些文化活动,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,丰富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,特别是每届明光之夏纳凉晚会和每年一度的明光新春诗歌朗诵会,从市领导、退休老干部、社会各界到教师、学生、广大市民,踊跃参与,已成为明光一大文化品牌,有力地宣传了明光,弘扬了明光传统,提升了明光的知名度,展示了明光市民激情昂扬的精神面貌和意气风发的良好形象,扩大了明光的影响力。 y>+xdD0 +  
     明光文艺界的工作成绩已得到市委、市政府、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和赞同。值得一提的是明光诗词学会已成立19年,坚持每年出一本内刊《灵迹吟草》,而且刊物质量逐年提高,实属难能可贵。  q0Rd^c  
      原来明光文艺界均是个体在自身兴趣爱好支配下的自发行为,李龙办《高地文学》、任亚弟等人搞书法、许永宁从事文史研究、杨昭依从事根雕花卉艺术、毕祥从事诗歌创作、冯德斌从事小说创作、杨菲从事剪纸艺术、我从事近代史人物研究,等等,都是个人兴趣爱好,都是个体自发行为。2000年,李龙到明光宣传部办《明光报》,2005年成立了市文联,2006年后我到文史委工作,2010年市文联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牵头成立了明光市作家协会及其他5个专门协会,标志着明光地方文化已迈向群众化、组织化,也标志着市委市政府开始逐渐重视发展明光地方文化。但明光地方文化需要进一步强化组织,组织出面,可以协调关系、化解矛盾、消除误会,可以起到指挥作用,指导作用、指明作用、指引作用、桥梁作用、纽带作用,可以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,通盘考虑,通力合作,共同提高,共同进步,在坚持“二为方针”、“双百方针”和正确文艺方向前提下,有组织、有规划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文化活动,推动明光地方文化健康有序发展,取得长足进步。 6L--FY>.-  
Sb_T _m  
WH Zz?|^  
离线云雾娇兰

发帖
29624
银子
4
威望
31605
贡献值
39307
好评
22173
光洋
35
只看该作者 沙发  发表于: 2012-03-24
抢个沙发,等会来仔细拜读。
离线牧歌

发帖
8582
银子
943
威望
11618
贡献值
10928
好评
7649
光洋
0
只看该作者 2楼 发表于: 2012-03-25
欣赏
离线yalu
发帖
4365
银子
8839
威望
5841
贡献值
5410
好评
7965
光洋
0
只看该作者 3楼 发表于: 2012-03-27
回 云雾娇兰 的帖子
云雾娇兰:抢个沙发,等会来仔细拜读。 (2012-03-24 11:53)  kVU|k-?2  
mkBQX  
提提意见!
离线yalu
发帖
4365
银子
8839
威望
5841
贡献值
5410
好评
7965
光洋
0
只看该作者 4楼 发表于: 2012-03-29
回 牧歌 的帖子
牧歌:欣赏[表情] [表情]  (2012-03-25 18:47)  V2VsJ  
8@h zw~>  
谢谢欣赏!
离线李建国

发帖
6451
银子
6049
威望
5794
贡献值
6988
好评
2398
光洋
354
只看该作者 5楼 发表于: 2015-11-04
重视还是不太够。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【今日明光】禁止纯表情回复,违规会员将被禁言一天。
 
上一个 下一个